返回顶部
信息公开网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信息公开网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信息公开网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新闻
杏林新蕊启华章 医路同心向未来||于金明院士爱生创新奖学金颁发仪式暨开学第一课举行
作者:文图:刘洪国    发布时间:2025-09-02

桂香满园,学海扬帆。9月1日下午,于金明院士爱生创新奖学金颁发仪式暨开学第一课在文体活动中心综合馆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79级杰出校友、名誉校长于金明为获得“院士爱生创新奖学金”的同学代表颁发奖学金,讲授开学第一课。党委书记张建华主持会议,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席活动。

在热烈的掌声中,于金明院士作了题为《立鸿鹄之志 做足下文章》的精彩报告。他结合自身的奋斗经历,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励志故事,以朴实的语言、深厚的哲理,推心置腹、毫无保留地和大家分享了成功的经验和人生的真谛。

“看到大家青春洋溢的面庞,我仿佛回到了45年前,像大家一样踏入了母校的大门,自此开启了医学的上下求索之路......成为一名医术医德兼具的好医生,是我的初心也是我心中的道德律。在这里的学习与成长经历奠定了我的人生基石,让我终身受益。”于院士讲述儿时艰难求学寒窗苦读、出国留学不恋高薪毅然回国、回国后将积攒的3000美元上交党费、带领团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成为全国省级肿瘤医院的标杆、率先打造国际最顶级的全链条肿瘤放疗技术体系,今年又获得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奖、山东省何梁何利奖……成绩和荣誉是靠拼搏奋斗而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他与新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求完美、争第一”的座右铭,要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道酬勤。希望自己的经历可以激励同学们早成长、快成才、成大才,披荆斩棘、勇克疑难,开启属于自己的崭新时代!

于院士用一直勉励自己的“忠诚、干事、担当、廉洁、厚道”真诚寄语同学们,希望同学们“知足、知不足、永不满足”:“知足”让我们常怀感恩和感激之心;“知不足”要勇于跳出学校、跳出山东、跳出中国看自己、看专业、看未来,对标对表、勇攀高峰;“永不满足”激励我们做有志向、有梦想、刻苦拼搏的人。于院士希望青年教师和同学们:立志高远,坚定人生信念青年理想远大和信念坚定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坚定动力。他用《论语》中“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鼓励大家要有信仰和抱负,将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到祖国发展和为人民服务中刻苦拼搏,锤炼过硬的本领。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要拼得上、打得赢,要有革命的个人英雄主义,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锤炼本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既有知识、又有文化,自强自立的新时代青年;要坚持守正创新,勇于奋起争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大有作为、勇于创新的青春好年华,要敢于打破常规,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既要弯道超车,更要变道加速,开辟新赛道,早日成为集科学家和战略家于一身和敢于攀登悬崖峭壁的战略科学家。

张建华在主持活动时指出,于院士的报告思想深刻、感人肺腑,尤其是坚守梦想的初心、矢志奋斗的信心和勇攀高峰的恒心,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一位医学大家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仁心仁术、精勤不倦”的济世情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作为我校79级优秀毕业生,于院士始终心系母校,关心和支持母校的建设发展,并将唯一的院士工作站设在母校。2021年在母校建校70周年之际,于院士与夫人于安伦女士拿出多年积蓄,设立“院士爱生创新奖学金”,助力母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作为名誉校长、首席专家,于院士全心全意、鼎力支持学校大学更名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等各项事业发展,发挥了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于院士始终如一坚守理想、持之以恒奋发向前,将理想追求融入健康中国宏伟实践的信念与决心,极大鼓舞了全体师生医务员工矢志奋斗、砥砺前行,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张建华强调,在建成高水平医科大学目标的新征程上,没有捷径可走,全校上下要以解放思想开拓新思路,以改革创新激发新动能,以狠抓落实展现新作为,更加坚定信心、更加奋力拼搏、更加脚踏实地,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我们要谨记于院士的期望和嘱托,敢闯敢拼、善作善成,在山二医这片沃土上砥砺深耕、逐光而行,为建设健康中国、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院士爱生创新奖学金”获奖同学代表,外国语学院2022级翟一鸣同学发言时感谢于院士的鼓励与学校的培养,今后将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大学精神,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青年。

各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新生辅导员,新进教职工、2025级全体新生参加报告会。